Tuesday, November 11, 2008

第一篇、初期教會的背景─古羅馬帝國之歷史概述

基督教的歷史,起源於西元一世紀的巴勒斯坦地。

當時管理巴勒斯坦猶太地一帶的巡撫是希律(Herod,後稱大希律)。希律死後,王國分給了他的眾子。亞基老負責管理巴勒斯坦的南面,包括猶大地在內。希律安提帕(Herod Antipas,後稱小希律),負責管理加利利一帶。約瑟聽見殘暴的亞基老接續他父親希律作了猶太王,便轉往加利利境內去(太二22)。,便轉往加利利境內去(太二22)。在那裡,耶穌度過了祂的童年與少年時期。該撒提庇留在位的第十五年,羅馬巡撫本丟彼拉多,接續因暴政而被罷黜的亞基老,出任猶太總督一職(路三1)。同年,約翰來到約旦河四周全境,傳悔改的浸,引進了神新約的經綸與主耶穌的職事。祂從加利利開始,隨走隨傳,四處宣揚神悅納人的禧年。並照著神的計劃,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三日以後,這位榮耀的主復活了。祂四十天之久向門徒顯現,講說神國的事(徒一3)。

五旬節那天,門徒領受了所應許的聖靈,放膽見證受死並復活的耶穌。在聖靈的印證下,召會成立了。藉著羅馬帝國所帶來政治上的和平,語言上的統一,以及交通上的便利;福音迅速的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地、撒瑪利亞,遍傳了地中海全境,至終臨到整個居人之地。現在,我們便以時間為軸,檢視基督教會這兩千年來興盛與衰敗的經過,以史為鑑,尋索神在人中間行動的歷程。

歷史概述

1.羅馬帝國簡史

羅馬是在主前753年,於台伯(Tiber)河畔的七個小山上建立的。主前750年,伊特拉士坎人(Etruscans)入侵,佔據羅馬,建立王國,實行王政,史稱「王政時期」。王政時期的社會,分為貴族、平民兩大階級。名義上,君王掌有司法、行政的絕對權力;但實際上,實權掌握在貴族所組成的元老院(Senate)手中。主前509年間,拉丁人推翻伊特拉士坎人的統治,廢除了王政,改行共和政體,史稱「共和時期」。主前264~146年間,羅馬先後征服了迦太基、敘利亞、馬其頓、希臘等地,迅速擴張成為一個跨陸大國。主前48年,該撒猶流(Julius Caesar),平定了高盧與英格蘭,奠定了日後帝國專制的基礎。凱撒死後,姪孫屋大維(Octavian)興起,擊敗了雷比達與安東尼兩人,結束了混亂的三雄分治,並於主前27年,在元老院所進奉的「奧古斯督」(Augustus,和合本譯為「亞古士督」,意即受尊敬者)之尊號下,正式成為羅馬帝國第一位皇帝。羅馬帝國政治上的和平,與交通上便利,使主耶穌能平安出生於人類中間,且使主受死的豫言得以應驗,這乃是神的命定。

2.羅馬帝國對基督徒的十次主要逼迫

羅馬帝國對於基督徒逼迫之殘酷,乃是眾所週知的。第五世紀的教會歷史學家歐若修(Orosius),將羅馬帝國的逼迫,分為尼羅(Nero)、多米田(Domitian)、圖拉真(Trajano)、奧熱流(Aurelius)、瑟佛倫、馬克西姆(Maximus)、德修(Decius)、瓦勒尼(Valerian)、奧理良(Aurelian)、和戴克理先(Diocletian)等十個時期。

尼羅皇帝對於基督徒的逼迫極其殘暴,他迫使基督徒穿上獸皮,使其在鬥獸場上被野獸撕裂;或將基督徒與乾草捆在一起,製成照亮其園遊會的火把。按照教父革利免(Clement)的記述,保羅與彼得便是在尼羅的迫害中殉道的。尼羅死後,多米田繼續搜捕基督徒,並要求百姓以主、以神尊稱他。傳說使徒約翰即是在多米田期間被放逐到拔摩島上,寫成啟示錄。其後的圖拉真,將一切堅持承認自己是基督徒的人,下令處決。在其統治下,耶路撒冷的主教西面(Symeon)被釘十字架,而安提阿的主教以格那提(Ignatius of Antioch)則死於獅子之口。示每拿的主教玻雷卡(Polycarp)亦在皮雅斯大帝任內殉難。

主後161至222年,教會受到極大的迫害,殉道者猶斯丁(Justin Martyr)於此時期中遇難。爾後的三十年間,因逼迫暫時止息,許多基督徒開始鬆懈;因此,當主後250年德修皇帝下令要求基督徒放棄信仰,向羅馬的神獻祭時,有許多人便因鬆散安逸而離棄真道。主後260至303年,教會發展奇速,人數大增。主後303年,戴克理先為要有效統治其帝國,要求羅馬公民統一信仰。他下令焚毀聖經,要求命令所有的基督徒必須獻祭或吃祭偶像之物,並將祭酒灑在市場所出售之食物上,使基督徒在背叛信仰與餓死之間作抉擇。教會歷史學家優西比烏(Eusebius)即活在此迫害年間,親手記下了迫害者的暴行與殉道者的事蹟。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