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30, 2008

生命

假期期间的祷告会

通告!!

在假期期间,因为学生大部分都回家了,因此,没有星期四的晚祷会。不过,在每个月的第二和第四个星期的星期五,晚上8.30pm,有晚祷会。

非常欢迎没有回家的契友出席。我们会预备福音车载送。载送时间为8.00pm。(上个星期五,未有福音车载送想出席的契友,这是因为沟通上出了一些问题,造成的不便,请各位多多见谅。)

备注:这来临的星期五(12月5日)没有晚祷会,因为是12月的第一个星期五。在下个星期的星期五(12月12日)就有晚祷会。请各位注意下。

谢谢。。

Sunday, November 23, 2008

第一篇、初期教會的背景─古羅馬帝國之初期教會成功的秘訣

初期教會成功的秘訣

十八世紀極負盛名的史學家吉朋(Edward Gibbon, 1737-1794 A.D.),寫了一本史學巨著,就是有名的《羅馬帝國衰亡史》。在這本書中,他用了相當長的篇幅描述基督教的發展,說明基督教在當時文化轉變中的重要性。吉朋本人雖對基督教相當敵視,然而在討論基督教的擴展時,也不能不驚嘆初期教會的生命力是多麽強勁。他認為教會之所以能成功地將福音傳開,有五個主要的原因:

第一,基督徒對於他們所信的有一種極度的狂熱。

基督徒一改以往猶太教的偏狹思想,不再堅持猶太民族的特殊地位,而將救恩普澤於萬民,並且強調四海之內皆兄弟的道理。然而,他們卻絕不妥協、絕不放鬆地堅持他們的信仰。他們的執著連奧熱流大帝(Marcus Aurelius, 121-180 A.D.)也覺得不能接受,他認為基督徒最為可憎,對社會、文化最壞的影響,乃在他們太固執。他們不留餘地的棄絕異教的信仰及生活方式。在過去,信奉宗教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宗教的活動(例如不時到廟裏參拜),不一定對整個人的生命有什麽重要的意義,對當時的基督徒來說,他們的信仰完全改變、占據他們的生命,基督教信仰革了他們的命,叫他們重新再活過來。於是「悔改」(Conversion)的觀念第一次在希臘羅馬的文化中出現。基督徒很清楚的表明他們是獨特的一群,他們不怕與眾人不同。亦因這緣故,他們信仰的內涵,生活的方式,便顯得非常鮮明,絕不混淆。這樣鮮明的信仰也迫使有心的人作清清楚楚的抉擇。在另一方面,初期的基督徒在傳福音的熱忱上,也是使人驚嘆不已的。在新約,我們看到使徒領著一些信徒東奔西跑的去傳,傳福音成為他們生活的全部。在《十二使徒遺訓》中,我們看到當時很多平信徒放下他們的產業,成為巡迴佈道者,完全以傳道的事為念,生活則完全倚靠其他信徒的供應。第三世紀中葉的教父俄利根說:「基督徒盡他們所能,將福音傳遍普天下。有些弟兄更以此為他們的事業,從一城到另一城,一村到另一村,領人歸主,……許多時候他們連最起碼生活所需的供應也拒絕接受。」當時很多的教會領袖,本身就是很成功的佈道者,例如玻雷卡(二世紀一殉道主教)便是很出色的傳道者;又如愛任紐主教,為了更有效的向不同的人傳福音,他竟毅然學習多國語言。鮮明的信仰,以極度的熱忱傳出去,其感染力必然很強,因此初期的教會便增長得很快。

第二個原因,是由於基督徒對主耶穌再來的等待,極度的懇切。

這種生命態度在當時非常重要。當時政治動蕩,羅馬帝國內部分裂,政治暗殺頻生,而外敵的侵擾也越來越多,因此,當時真是人心惶惶,有朝不夕保的感覺。但基督徒在一心等待主再來的心態中生活,一切的動亂,反成為主再來的一些徵兆,叫他們更殷切期待。正因他們生活在盼望中,一切人間的苦難,他們都能堅忍。因此,在其他人的眼中,他們的生命力,真是強得驚人,就是面對死亡,他們也不懼怕。他們在等待將來的審判和將來的獎賞中生活,叫他們生活得更有活力,更有勁,於是在與其他宗教相比之下,基督教便顯得有極大的生命力,這對非信徒是一個很大的吸引。

第三個原因,他們仰賴聖靈的能力,在世人當中行神跡奇事。

先知的講論,方言的恩賜,治病、趕鬼的能力,在他們當中是非常真實的。連敵視基督教的吉朋也覺得失去這種神跡奇事的體驗是教會一個很重要的損失,他帶著諷刺的口吻對他同時代的基督徒說:「初期教會的神跡異能,在許多世紀以來已經在教會中確定地位,但在最近這些年代,卻備受攻擊;雖然信徒中仍有不少堅信神跡異能,我們的神學教授卻視之為基督教信仰的絆腳石。」這段諷刺的話對於我們真是一個很好的提醒。

第四個原因,初期的基督徒要求自己過著極度聖潔嚴謹的生活。

這種生活的見證,對於他們的鄰舍真是既直接又具體。當時教會對于申請受浸加入教會的人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從《十二使徒遺訓》,我們看到他們對慕道的人的教導,主要集中在生活的操練上。慕道者的操練課程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去除舊惡;第二階段是學習在社交生活及政治參與的活動上,完全順服基督的教訓;第三階段則操練守望、警醒、禱告;第四個階段操練站立穩固,抵擋試探。在希波律提主教領導的教會中,一位慕道者要經過三年這樣的操練課程,才被接納加入教會。由此可見初期教會對信徒的生活持守著多麽嚴謹的態度。

第五個原因,便是基督徒相愛的團契生活,對未信的人真是很大的吸引。

當時的教會沒有什麽有形的組織及架構,但信徒們卻緊密相連,彼此相顧。在他們中間,一切社會制度所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隔閡都消除了,奴隸與主人在教會內完全平等,富有的與極貧寒的都能一同坐席,分享愛筵。在彼此扶持、鼓勵中。他們更能抵受外來的種種壓力;反過來,外來的壓力只會叫他們更加團結。

除了以上五點原因外,我們還可以發現其他原因,例如信徒對鄰舍的關懷,是很有力的見證。有些信徒信主之後,將一切的產業變賣,分給貧窮人;教父巴西流安波羅修都是極富有的人,他們為了照顧受飢荒災害的飢民,便將自己所有家業變賣。有些信徒為了照顧一些極度貧窮的人,竟願自己禁食,把所餘的分給他們。這樣對別人捨己的關懷,就是敵視基督教而企圖復興羅馬異教的羅馬皇帝朱利安(Julian)也感到驚異;因此,他認定,基督教成功的秘訣是在於基督徒對人舍己的愛,而羅馬異教的失敗,乃在於對人缺乏關懷。他寫信給他手下的大祭司亞撒基雅時說:「那些不虔不義的加利利人,不單餧養自己的窮人,竟也餧養我們的窮人,而我們自己的窮人竟得不到我們的照顧。」他於是吩咐亞撒基雅帶領他的屬下信徒效法基督徒愛人的榜樣,以求擴展異教。為此目的,他賜下三萬鬥穀糧給亞撒基雅,作為周濟窮人之用。

在這裏我還可用一件事例來表明初期基督徒如何實踐捨己愛人。史學家優西比烏記錄了狄尼修對主後二百六十三年亞歷山大瘟疫一段感人的描述:「一場瘟疫隨戰爭而來……我們大多數的弟兄表現了極度的仁愛。他們互相鼓勵,勇敢無懼地探望病者,照顧、服侍他們。他們甘心染上鄰舍的疫病,受他們所受的痛苦。不少弟兄在照顧病者時得病死去……反過來,外邦人便很不同,他們撇下那些初現病症的人,就是至親,他們也棄而不顧。」基督徒如此仁愛的表現,對於未信的人的確有很大的感染力。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基督徒願意為信仰忍受迫害,甚至捨棄生命,這種堅貞的信心,使不信的人不能不嚴肅的考慮他們所信的是否真實。一個願意以生命來堅立信仰的人,是任何人也不能輕易地置之不理的,他們所信的一定有使人折服的地方。如此,很多人便被這種以生命作保証的信仰所感動,歸信基督。

在護教學上所下的工夫

除了生命的表現外,初期教父為信仰爭辯的睿智也是福音擴展很重要的因素。異教人士不單以權勢、武力鎮壓基督徒,更厲害的武器便是思想的圍攻。猶太和希臘的思想家聯成一陣線,對基督徒的信仰問難質疑。但各方面的攻擊反而刺激起基督徒不懈地思索,以最清晰並富創意的思想及意象表達信仰。初期教會的「護教運動」(Apologetic Movement)便這樣興起,其中不少的護教者可算是當時一流的思想家。最初期的護教者有雅典的亞裏斯德(Aristides),比爾拿的亞裏士圖(Aristo of Pella);他們情詞懇切地上表于羅馬皇帝,陳明基督教信仰的合理性,並為時下對基督教的誤解力辯。第二代的護教者有撒德市的米利都(Melito of Sardis)猶斯丁(Justin, 約100-165 A.D.)等,其中以猶斯丁的雄辯最為著名。猶斯丁可算是第一位接受基督教的哲學家。在接受基督教前,他遍尋智理,對希臘哲學認識很深,特別是當時的柏拉圖主義。因此他日後所寫的兩卷《辯道》(Apology)不單對當時對基督教的攻擊有效地處理,更將基督教的信仰清楚並具哲理思辯地表達出來。他第一卷的《辯道》是寫給羅馬皇皮雅斯大帝的。他向皮雅斯解釋,一般人認為基督徒是無神論者,並以為他們不道德,完全是一種誤解。他向這位皇帝陳述基督徒所信的神是獨一的真神,他們的信仰比當時民間的迷信如何更合乎理性。同時他更以基督徒嚴謹清潔的生活,以表示基督徒在道德上實高於非信徒。他針對猶太人而寫的《與猶太人德理夫的對話》(Dialogue with Trypho the Jew)使人驚異他對舊約聖經深邃的掌握。猶太人德理夫表示不能接受基督教的兩大原因,乃在於基督徒不守摩西的律法,更有甚者就是他們竟以一個人--耶穌 --作為神來尊奉猶斯丁於是以舊約聖經為基礎,向德理夫解釋摩西的律法及先知的講論如何在基督身上成全,並且以基督的教訓(特別是登山寶訓為總結),對當時的猶太人來說,《與猶太人德理夫的對話》的確極具說服力。猶斯丁以後,他的學生達提安(Tatian)繼承他的護教工作。與他同時期的有雅典納哥拉(Athenagoras)荷瑪斯(Hermas)。他們都是初期教會重要的思想家。

在第三世紀初,教會出現了兩大思想家,一在西方,一在東方。在西方的是特土良(Tertullian, 160-220 A.D.),以拉丁文寫作;在東方的為俄利根(Origen, 182-254 A.D.),以希臘文寫作。特土良的《護教學》(Apologeticum)首先提出宗教自由的要求,繼而請求羅馬政府尊重基督教,公平地對待基督教。他彷彿以律師的身分,為基督教要求法律的保護。接著,他更以基督徒的人格,對國家的貢獻,以示基督教的優越。他另一卷書《靈魂的見證》(On the Testament of the Soul)顯然比較哲理化。在其中他極力揭示人心靈對罪孽的體會及其超越提升的渴求。以此為基礎,他力証基督教的信仰如何有效地回應人類心靈的渴求。

俄利根的護教工作比以前的教父更為出色,也奠下了基督教哲學開展的基礎。俄利根受業於當時哲學名師撒加斯(Ammorius Saccas),根據新柏圖主義哲學家波弗裏(Porphyry)俄利根評論,俄利根廣泛採取柏拉圖及盧孟尼雅(Numenia)高尼雅(Cronius)亞波樂芬尼(Apollophanes)聶哥馬赫(Nicomachus)等當代著名哲學家的思想去支援基督教的信仰。俄利根最著名的辯道著作當然首推《反施爾撒克論》(Against Celsus)。他以施爾撒克的哲學論據為起點,並贊同他對拜偶像及將神人化的宗教的攻擊,但對于施爾撒克對基督教的誤解卻有力地駁斥,並進一步以哲學睿智確立基督教的可信性。

初期教父為辯道的緣故,苦心孤詣,是我們今日信徒必須學習的。他們的膽色及開明的態度,勇於深入哲學界的陣壘,取其精進者而攻之,並借助其思想工具去闡釋基督教的信仰,使當時的人更易明白接受基督教,是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的。

第一篇、初期教會的背景─古羅馬帝國之《基督教發展史新譯》初期教會的宣教與擴展

(本文為參考資料,轉載自http://www.chinachristianbooks.org,不代表本站立場)

耶穌基督在升天前吩咐門徒說:「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門徒忠心的在耶路撒冷等候。五旬節聖靈降臨在他們身上,他們便大有能力,放膽的宣講基督為罪人受死、復活的福音。使徒行傳告訴我們,因著他們大膽的宣講,受浸加入教會的人天天增加,耶路撒冷的教會便壯大起來,使猶太公會的人感受到很大的威脅,企圖用逼迫去遏止基督教的蔓延。當信主的人越發增加,他們對教會所施的壓力便越大;初時只是將使徒收監,後來竟公然將司提反用石頭打死。自司提反殉道後,耶路撒冷的教會便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門徒都分散在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用歷史的透視,我們看到神讓逼迫臨到信徒是有祂的美意。初時信徒只忠心的在耶路撒冷工作,他們似乎沒有望遠一些,看到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的需要。神藉著逼害,將他們領到新的工場,為神收割。使徒行傳告訴我們,腓力被聖靈領到撒瑪利亞,因他的宣講,撒瑪利亞的人都受浸歸信基督。隨後腓力被聖靈領到曠野,在那裏向埃提阿伯的太監傳福音,然後為他施洗。對於當時的教會,這顯然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因為福音第一次被帶到外邦人當中。就在這時候,神呼召保羅,作為向外邦人傳福音的使徒;這樣,福音便在外邦人中大大的廣傳,從巴勒斯坦及小亞細亞一帶,到希臘以至義大利各城,福音的種籽撒下,教會便在這些地方萌芽、茁長。不過我們必須了解,在使徒時期,教會只是零零星星的散佈於巴勒斯坦、小亞細亞、希臘及義大利各地,而每處的信徒仍是非常稀少,且限於低下層;但這樣零星地散佈的基督徒群體卻在以後短短二百年間,使他們的信仰成為改造整個羅馬帝國文化的重要動力。我們不妨在這裏看看初期教會擴展的情況。

談到教會的擴展,很多史學家都以安提阿為中心,因為在初期教會,安提阿是向外邦人傳福音的基地,教會第一隊向外傳教的宣教隊便是在這裏組成的,那便是保羅和巴拿巴組成的宣教隊。相傳多馬也是從安提阿出發,往東到達巴非亞王國(Parthia)傳道,然後再往東到達印度。

首先我們談談教會向東推進的發展。從安提阿向東北推進,福音傳到伊德撒(Edessa)。伊德撒是當時從小亞細亞及敘利亞往亞美尼亞(Armenia)境的必經之路。大低因為它是貿易的通道,早在一世紀,福音已傳到這裏。相傳伊德撒的國王當耶穌在世時,寫信給耶穌,求祂為他治病;而耶穌復活後便差一使徒前往為他治病,因而使全城歸主。無論這傳說是否真實,教會很早已在這裏建立穩固的基礎卻是事實。在主後第二世紀末,基督教已在這裏被奉為國教。按一位教父的記載,當時首先由王室接受基督教,然後人民跟著信主。由伊德撒再往東,福音傳到米索波大米亞一帶,直到波斯的邊界。當時米索波大米亞境內的人民多信奉拜火教,但拜火教漸漸失其活力,故教會很容易在這裏建立基地。在主後二百二十五年,在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裏斯河之間的境界,教會已有二十多位主教,亦即建立了二十多個教區。然而再往東到波斯,福音便面對很大阻力。在這裏,拜火教也是國教,但這裏拜火教的組織非常嚴密,因而對基督教產生了統一而有力的抗拒。

從伊德撒北上,福音傳入小亞細亞的加帕多家境內,再由加帕多家傳入亞美尼亞。在第三世紀時,一位名叫貴格利(被稱為光照者貴格利,Gregory the Illuminator,240-332 A.D.)的人從亞美尼亞往加帕多家求學,在那裏信主,便毅然回亞美尼亞傳福音;他本身是貴族,於是便首先向貴族傳,忍受了一段時期的逼迫,終於帶領亞美尼亞王信主,跟著更帶領全國歸主。時至今日,亞美尼亞的文化與基督教是緊緊地結合在一起的,亞美尼亞人的愛國情操與他們的信仰生活也是緊密相連的。

從安提阿向西,那便是當日保羅傳道最活躍的小亞細亞。在保羅所建立的基礎上,教會發展得很快。從當時一位名叫皮裏紐(Pliny the Younger)的巡撫在主後一百一十年寫給羅馬皇帝圖拉真(Trajan)的信中,我們便可見福音的廣傳。他告訴皇帝,在他到任時,因為信基督教的人日漸增加,不少廟宇冷淡不堪,由此便可見基督徒的人數一定不少。在腓尼基,教會在各大城市被建立起來。不過在加拉太境內,福音的拓展相當緩慢。小亞細亞北部的本都,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一直抗拒福音;但到了第三世紀,因著一位被稱為行異能的貴格利(Gregory the Thaumaturgos)忘我地傳福音,幾十年間便幾乎全境都歸主;相傳他到本都時只有十七人信主,但到他去世時,本都全境只有十七人仍未接受福音。這傳說固然不能盡信,但由此便可見一個人的熱忱,有時可以產生突破性的作用。除了熱忱以外,貴格利還有一秘訣,就是靈活地運用當地的節期及慶典來表達基督教的信仰,使當地的風土人情基督化,信徒無需感到做了基督徒後就得與固有的文化斷絕關係,基督教反而變得非常親切。

按早期教會史學家優西比烏的記述,馬可及亞波羅是最早到埃及傳福音的人。他們開始在亞歷山大港工作,到二世紀末,亞歷山大港已經成為教會擴展的基地;第三世紀初,一間頗具規模的「門徒訓練中心」也成立,用來裝備信徒,以應付在信仰、生活及傳福音上的各種挑戰。主後二百三十五年,單就亞歷山大港便已經有二十位主教。與此同時,迦太基亦成為基督教在北非擴展的中心。在北非,教會擴展的速度真是令人驚嘆,約在二百二十年,教會在迦太基召開會議時,北非只有七十二名主教參加;三十年後,主教的人數增至九十多位,而三百年左右,主教人數竟接近二百位(即表示有二百多個教區),可見發展何等迅速。

在義大利,教會的發展也很驚人,在一百四十年左右,全義大利只有十二位主教,而二百五十年左右,單單南義大利便已有接近一百名主教。在這時,羅馬城約有四十間教堂,一名主教,四十六名長老,教會所收容的寡婦竟達一千五百名。有史學家估計羅馬城當時信徒的人數在三萬人以上。

總括來說,在二百五十年左右,全羅馬帝國的基督徒已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二至十五。依照這個形勢,沒有君士坦丁大帝在三百一十五年接受基督教,羅馬帝國基督化也是指日可待的事。以上所談是基督教的擴展,現在我們要看看這樣神速的擴展,其原因何在?我們有什麽功課可以學?

Tuesday, November 11, 2008

第一篇、初期教會的背景─古羅馬帝國之歷史概述

基督教的歷史,起源於西元一世紀的巴勒斯坦地。

當時管理巴勒斯坦猶太地一帶的巡撫是希律(Herod,後稱大希律)。希律死後,王國分給了他的眾子。亞基老負責管理巴勒斯坦的南面,包括猶大地在內。希律安提帕(Herod Antipas,後稱小希律),負責管理加利利一帶。約瑟聽見殘暴的亞基老接續他父親希律作了猶太王,便轉往加利利境內去(太二22)。,便轉往加利利境內去(太二22)。在那裡,耶穌度過了祂的童年與少年時期。該撒提庇留在位的第十五年,羅馬巡撫本丟彼拉多,接續因暴政而被罷黜的亞基老,出任猶太總督一職(路三1)。同年,約翰來到約旦河四周全境,傳悔改的浸,引進了神新約的經綸與主耶穌的職事。祂從加利利開始,隨走隨傳,四處宣揚神悅納人的禧年。並照著神的計劃,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三日以後,這位榮耀的主復活了。祂四十天之久向門徒顯現,講說神國的事(徒一3)。

五旬節那天,門徒領受了所應許的聖靈,放膽見證受死並復活的耶穌。在聖靈的印證下,召會成立了。藉著羅馬帝國所帶來政治上的和平,語言上的統一,以及交通上的便利;福音迅速的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地、撒瑪利亞,遍傳了地中海全境,至終臨到整個居人之地。現在,我們便以時間為軸,檢視基督教會這兩千年來興盛與衰敗的經過,以史為鑑,尋索神在人中間行動的歷程。

歷史概述

1.羅馬帝國簡史

羅馬是在主前753年,於台伯(Tiber)河畔的七個小山上建立的。主前750年,伊特拉士坎人(Etruscans)入侵,佔據羅馬,建立王國,實行王政,史稱「王政時期」。王政時期的社會,分為貴族、平民兩大階級。名義上,君王掌有司法、行政的絕對權力;但實際上,實權掌握在貴族所組成的元老院(Senate)手中。主前509年間,拉丁人推翻伊特拉士坎人的統治,廢除了王政,改行共和政體,史稱「共和時期」。主前264~146年間,羅馬先後征服了迦太基、敘利亞、馬其頓、希臘等地,迅速擴張成為一個跨陸大國。主前48年,該撒猶流(Julius Caesar),平定了高盧與英格蘭,奠定了日後帝國專制的基礎。凱撒死後,姪孫屋大維(Octavian)興起,擊敗了雷比達與安東尼兩人,結束了混亂的三雄分治,並於主前27年,在元老院所進奉的「奧古斯督」(Augustus,和合本譯為「亞古士督」,意即受尊敬者)之尊號下,正式成為羅馬帝國第一位皇帝。羅馬帝國政治上的和平,與交通上便利,使主耶穌能平安出生於人類中間,且使主受死的豫言得以應驗,這乃是神的命定。

2.羅馬帝國對基督徒的十次主要逼迫

羅馬帝國對於基督徒逼迫之殘酷,乃是眾所週知的。第五世紀的教會歷史學家歐若修(Orosius),將羅馬帝國的逼迫,分為尼羅(Nero)、多米田(Domitian)、圖拉真(Trajano)、奧熱流(Aurelius)、瑟佛倫、馬克西姆(Maximus)、德修(Decius)、瓦勒尼(Valerian)、奧理良(Aurelian)、和戴克理先(Diocletian)等十個時期。

尼羅皇帝對於基督徒的逼迫極其殘暴,他迫使基督徒穿上獸皮,使其在鬥獸場上被野獸撕裂;或將基督徒與乾草捆在一起,製成照亮其園遊會的火把。按照教父革利免(Clement)的記述,保羅與彼得便是在尼羅的迫害中殉道的。尼羅死後,多米田繼續搜捕基督徒,並要求百姓以主、以神尊稱他。傳說使徒約翰即是在多米田期間被放逐到拔摩島上,寫成啟示錄。其後的圖拉真,將一切堅持承認自己是基督徒的人,下令處決。在其統治下,耶路撒冷的主教西面(Symeon)被釘十字架,而安提阿的主教以格那提(Ignatius of Antioch)則死於獅子之口。示每拿的主教玻雷卡(Polycarp)亦在皮雅斯大帝任內殉難。

主後161至222年,教會受到極大的迫害,殉道者猶斯丁(Justin Martyr)於此時期中遇難。爾後的三十年間,因逼迫暫時止息,許多基督徒開始鬆懈;因此,當主後250年德修皇帝下令要求基督徒放棄信仰,向羅馬的神獻祭時,有許多人便因鬆散安逸而離棄真道。主後260至303年,教會發展奇速,人數大增。主後303年,戴克理先為要有效統治其帝國,要求羅馬公民統一信仰。他下令焚毀聖經,要求命令所有的基督徒必須獻祭或吃祭偶像之物,並將祭酒灑在市場所出售之食物上,使基督徒在背叛信仰與餓死之間作抉擇。教會歷史學家優西比烏(Eusebius)即活在此迫害年間,親手記下了迫害者的暴行與殉道者的事蹟。

Sunday, November 2, 2008

基督教派

基督教派指基督宗教中存在的不同派别和分支,它们在某些教义上相同,但彼此也有不同,并形成不同的组织体系。一般,基督宗教可以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大教派,以及基督教马龙派这 个传统小教派,但各个教派又有分支。天主教有方济各会、多明我会、本笃会、奥斯定会、克吕尼修会等,东正教有反国教派别,新教有路德宗、改革宗、安立甘 宗、卫斯理宗、公理宗、基督复临派、真耶稣教会、普救派等,不属于这三种教派的基督教派还包括科普特教会、基督教科学派和一位论派等。下面一一进行介绍。

一、共同教义

基 督教的教义,各教派强调的重点也不同,但基本信仰还是得到各教派公认的。基督教的教义可归纳为两个字--"博爱"。在耶稣眼里,博爱分为两个方面:爱上帝 和爱人如己。耶稣曾经说过:"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的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 一切道理的总纲。"(《马太福音》第二十一章37-40节)在基督教的教义中,爱上帝是指在宗教生活方面要全心全意的侍奉上帝。基督教是严格的一神教,只 承认上帝耶和华是最高的神,反对多神崇拜和偶像崇拜,也反对宗教生活上的繁文缛节和哗众取宠。"爱人如己"是基督徒日常生活的基本准则,它的要求是:人应 该自我完善,应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应该忍耐、宽恕,要爱仇敌,并从爱仇敌进而反对暴力反抗。只有做到上述要求,才能达到博爱的最高境界--爱人如己。 △

三大一小共四个传统的正统主流教会,相信上帝(天主)为三位一体;相信耶稣基督是圣道上帝——圣子上帝——来做人,既有完全的神性,又 有完全的人性,是上帝(天主)和人之间的唯一中保,是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的第一位保惠师,曾经以无罪的身份代替罪人死在十字架上,第三日身体复活,随后升 天,末日将要再来审判活人死人。

然而,非正统宗派往往反对这些信仰要点,有的不相信耶稣基督完全是上帝(天主),有的不相信耶稣基督完全 是人,有的不相信耶稣基督只有单一位格,有的认为耶稣基督的神性和人性混合成了另一种本性,等等;因此,他们被称为异端(heresy),其中具有反社会 倾向的宗派被称为旁门(cult)。

二、天主教教派

方济各会(Order Frians Minor):方济各会是天主教托钵修会之一,一译法兰西斯派,是拉丁语小兄弟会的意思,因其会士着灰色会服,故又称灰衣修士。1209年意大利阿西西城 富家子弟方济各(Franciso Javier 1506-1552)得教皇英诺森三世的批准成立该会,方济各会提倡过清贫生活,衣麻跣足,托钵行乞,会士间互称"小兄弟"。他们效忠教皇,反对异端,中 世纪时曾为替教皇出售赎罪券而到处游方。方济各会重视学术研究和文化教育事业。初创时,会内不置产业,靠乞食为生,后会规松弛,在城市内建立住院,积聚大 量钱财,内部为此意见不一,引起纷争,从而分裂为守规派、住院派、嘉布遣派三各支派。

多明我会(Order of Preachers):天主教托钵修会之一,一译多米尼克派,意为布道兄弟会。因其会士戴黑色风帽,故又被呼为黑衣修士。其会规接近奥斯定会和方济各会, 也设女修会和世俗教徒"第三会",主要在城市的中上阶层传教。在灵修方面,该会称多明我曾得有圣母玛利亚亲授之《玫瑰经》,并加以推广,今已成为全世界天 主教徒最普遍传诵之经文。该会还兴办大学,奖励学术研究。

本笃会(Order of St.Benedict):本笃会是天主教隐修会之一,一译本尼狄克派,529年由贵族出身的意大利人本笃所创。他手订会规,规定会士不可婚娶,不可有私 财,一切服从长上,称此为"发三愿"。 本笃会会士每日必须按时进经堂诵经,咏唱"大日课",余暇时从事各种劳动。会规要求祈祷不忘工作,视游手好闲为罪恶。后来该会规成为天主教修会制度的范 本。

奥斯定会(Augustinian Order):天主教脱钵修会之一,一译奥古斯丁派,原指遵从奥古斯丁(Augustine 354-430)所创守则的天主教隐修士。奥古斯丁所创守则内容主要为按福音书所说抛弃家庭、财产而追随基督,在教会内集体过清贫生活,脱离世俗事务,除 日常祈祷外,要从事济贫、传教等活动。到1925年,全世界有其会、院500多所,总部常设罗马。明万历三年(1575年),西班牙奥斯定会士多次由非律 宾进入中国福建,未得驻留。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始在广州成立传教据点,以后曾在湖南的常德、澧州和岳州设立教区。1930年西班牙重整奥斯定会来 华传教,曾在河南归德设立教区。

克吕尼修会(Cluniac Order):天主教隐修会之一,本笃会一分支,又称"重整本笃会"。该修会是910-919年间由伯尔诺创于法国中部的勃艮第省的克吕尼修院。伯尔诺主 张整顿修院纪律,严守本笃所订会规,得到很多隐修院的响应。11-12世纪改革修院之风遍及西部教会,世称克吕尼改革运动。后该运动的领导者希尔得布兰德 成为教皇,即格列高利七世,正式将天主教神职人员的独身制定为教规,并鼓吹教权至上,公开干预政治,与世俗君主争夺权力。

三、东正教教派

旧礼仪派(Old Believers):俄罗斯正教会中的一个反国教派别,亦称老信徒派。该派反对尼康和彼得一世的改革,成员多为下层贫民群众和低级教士。他们反对政府的横征暴敛,宣传平均主义和无政府主义,17世纪下半叶形成了强有力的反国教势力,曾遭沙皇的严厉镇压。

杜霍波尔派(Doukhobors): 俄罗斯正教会中的一个反国教派别,形成于18世纪。该派否认国家和国教会的权威,废除司祭和圣礼,唯一的仪式是唱祈祷颂诗,以口传《生命之书》赞美歌和箴 言丰富个人直接启示。该派相信上帝和人不能分开,认为三位一体就是记忆、理智和意志,其理想是建立地上乐园,敬拜心中的上帝,礼仪仅限于恭敬的鞠躬和彼此 行礼。由于该教派的反国教倾向和拒绝服兵役,1773年后屡遭政府迫害,信徒后大部分迁居加拿大。1908年,其首领彼得·弗尼金在南美哥伦比亚曾建立一 个杜霍波尔派的公社。

司科蒲奇派:俄罗斯正教会中的一个反国教派别,1770年创立,为从俄罗斯正教 会分离出来的精神基督教派之一支,亦称阉割派,创立人是农民塞列凡诺夫。他自称万神之神、万王之王,宣称其使命是在俄罗斯建立弥赛亚王国。该派举行宗教礼 仪时身着白衣,狂热的旋转舞蹈,成员多数经商,彼此互助。十月革命后影响逐渐削弱。

莫洛阁尼耶派:俄 罗斯正教会中的一个反国教派别,产生于18世纪,创立人是农民西门乌琳。他反对正教礼仪,攻击一切圣礼,认为只有圣经才是开启默示希望的源泉,并认为不能 仅从字义去理解圣经。该派与杜霍波尔派有某些相似,并受到鲍格米勒派影响,主张均贫富、等贵贱,反对战争。该派遵守法律,服从君主,但在沙皇尼古拉一世统 治时期仍然受过迫害,大部成员移居西伯利亚和北美。该教派成员多为富裕农民,1929年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后,莫洛阁尼耶派势力大为减弱。

末世论派: 末世论派即约翰派,是俄罗斯正教会中的一个反国教派别,19世纪80年代从俄罗斯正教中分离出来,创立人是喀琅施塔得司祭约翰。他宣传末世论,被信徒认为 是耶稣基督的化身,信徒常把他的像挂在家里进行崇拜。这个教派主要分布在乌克兰、北高加索以及一些边远的地区,至今仍有少数信徒。

英诺肯提乙派:俄罗斯正教会中的一个反国教派别,20世纪初由巴尔塔市司祭列维佐尔·英诺肯提乙创立。他自称是圣灵化身,宣扬世界末日,声称最后审判即将到来,主张抛弃财产、家庭,热衷于宗教狂热运动,主要分布于乌克兰和摩尔达维亚等地,十月革命后转入地下。

四、新教教派

路德宗(Lutheran Church)

路德宗是新教主要宗派之一,也是最早的新教教派,以马丁·路德(1483年-1546年)宗教思想为依据。因其强调"因信称义"的教义,故亦称信义宗,路德宗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比较大的一个新教派别。

路 德宗在教义上主要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人要得到上帝的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的规条,而在于对上帝的信心;不在于个人的功德或善行,而在于上帝给人的恩赐。人 因着信被上帝成为义人,信徒都可通过祈祷直接与上帝沟通。因此,路德宗认为凡信徒皆可为祭司,无须各级神职人员为中介。同时,路德宗强调圣经是信仰的根 本,凡不符合圣经的礼仪、制度和学说,都在路德宗屏弃之列。天主教的七项圣事,路德宗只保留洗礼和圣餐两项,礼拜形式也更为简化,着重讲道和唱赞美诗,并 且允许神职人员结婚。路德宗还认为教会的组织形式与个人的得救无关,故主教制、长老制和公理制都可采用,具体情况由各地教会自行决定。

路德宗信徒主要分布在德国北部和北欧诸国,其中德国约占一半。在北美,路德宗势力也较大,为美国基督教第四大宗派,在亚、非、拉美地区也有该宗信徒。路德宗在中国活动范围也甚广。

改革宗(Reformed Churches)

改革宗是新教主要宗派之一,以加尔文的归正思想为依据,“归正”为经过改革复归正确之意,改革宗产生于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现在,改革宗是世界上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新教派别。

16 世纪初,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下,瑞士人文主义者和宗教领袖力图以《新约》为信仰与行为的唯一根据,改革宗教生活。1553年,加尔文在日内瓦 进行改革,实施其在《基督教原理》中提出的理论。该书后成为改革宗在教义、教政和教规方面的基本读本。改革宗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信的本质就是相信通过基督 而获得恩典--上帝赦罪的爱。传播神恩的福音是教会的职责,圣经即是福音的见证。加尔文主义相信极端的双预定说,认为人的得救或被弃绝,都由上帝预定;单 预定说则认为上帝预定的只是人的得救。改革宗在荷兰的阿米尼乌派,肯定自由意志,认为人的得救与否亦取决于其是否接受救赎而改恶从善,实际上是否认了预定 说。该派后来脱离了改革宗。改革宗强调圣经权威至上,应据以判断一切传统;改革宗还认为任何人都不应被赋予无限权力,这一观点对现代法治的发展有一定影 响。在崇拜仪式中,改革宗使用地方性语言,摒弃祭台、圣像和祭礼,不承认圣餐中存在耶稣的真体和血,只承认信徒在圣餐中凭借信心享受耶稣身体宝血的滋养。 该宗派还强调讲道,将讲坛设置在教堂中轴线上,创历史先河;注重牧师和信徒教育以及信仰与社会生活之关系。

教会体制上,改革宗极重视教规,并由长老监督执行。在长老会里,地方会选出长老,组成由牧师主持的会堂进行管理。在地区一级,由牧师和代表各会堂的长老组成区会进行管理。

安立甘宗(Anglican Communion)

安 立甘宗是新教主要宗派之一,中国常称圣公会。该宗在英格兰为国教,称英国国教会(Church of England)。联合王国其他地方及其他国家的圣公会均非国教,组织上也不从属于英国国教会。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英格兰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希望加强王 权,削弱教会,摆脱教皇的控制。1533年,国王亨利八世禁止英格兰教会向教廷交纳岁贡。次年,促使国会通过《至尊法案》,规定英格兰教会不再受制于教 皇,而以国王为英格兰教会的最高元首,并将英格兰教会立为国教。其后,这项改革运动又得到爱德华六世的支持。玛丽一世曾重修英格兰与教廷的关系,伊丽莎白 一世则又恢复了英格兰教会的独立。其时通过的伊丽莎白法案在崇拜惯例上有所改革,在教义、教规上仍保持天主教会传统。17-18世纪时,清教徒和福音派主 张进一步改革。19世纪的牛津运动则再次强调公教会原则,这一时期在政教关系上也有所改革。由于从英国传布到世界各地的圣公会陆续建立独立教会,安立甘宗 乃逐渐形成。

安立甘宗没有世界性的统一组织或集权领导机构,宗内各教会间不相从属,习惯上尊坎特伯雷大主教为名义上的领袖。安立甘宗以 《圣经》为教义基础,在持守传统教义的同时主张在具体解释上兼容各家之说,在天主教和其他新教宗派之间采取中间立场。在教会管理上保留主教制,并承认其有 继承使徒的性质,但也让平信徒参与教会的管理。安立甘宗赞成宗教改革,但主张尊重《圣经》和教会传统,认为两者之间应保持平衡。在崇拜中使用《公祷书》, 但允许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故宗内有各种派别,如高教会派、低教会派、广涵教会派、福音派等。安立甘宗自称是使徒所传圣洁公教会的一支,保有《圣经》及古 代教父以来所传承阐释的正统信仰,只承认教皇为世界众主教之一,尊重国家权威但不从属之。英国圣公会要求教牧人员遵奉《三十九条信纲》,但不要求平信徒信 守,该宗其他教会一般并不特别重视此信纲。安立甘宗的圣职分为主教、会长(相当于其他宗派的牧师)、会吏三级,基本教政单位是教区,大部分地区由教区组成 教省,有一国含数教省或一教省、一教省含数国及一教区含一国或数国等不同情形,职务名称和组织机构各地不一。

长老会(Presbyterians)

长 老会是新教主要宗派之一。英国宗教改革运动在血腥玛丽女王时代遭到摧残,很多改教人士被迫流亡日内瓦,聆听加尔文及其女婿伯撒的教导;这批人在伊丽莎白女 王时代陆续回国,一部分留在圣公会内部,另一部分要求实行更彻底的改革,因而主张在圣公会体制外重组教会,被称为“不从国教者”,他们组织了苏格兰长老 会。长老会在教义和组织形式上和改革宗完全一致,只不过名称不同,英语国家一般为长老会,法语、德语国家一般为改革宗。

卫斯理宗(Methodist Church)

卫 斯理宗是新教宗派之一,亦译卫理宗或循道宗,以创始人英国神学家卫斯理的宗教思想为依据。约翰·卫斯理(1703年-1791年)于1738年开始巡回露 天布道,宣传自己的宗教主张和经验,终身不辍。后来,他的传教活动逐渐扩大到全国,人称卫斯理运动。卫斯理本期望在英国国教范围内开展传道活动,但遭伦敦 主教拒绝,结果卫斯理宗脱离国教,形成了新的独立宗派。卫斯理强调人们必须信奉上帝,开始新的生活,只有将纯真的信仰与虔诚的生活结合起来,才能得救。他 主张基督徒必须追求圣洁、完善的生活,强调自身内省与圣灵的工作,坚持《圣经》的权威。同时,他关心社会问题,主张废除奴隶制,倡导公共教育,致力于法制 和监狱改革。18世纪初期,牛津大学学生组织圣洁会,组织成员立誓经常参加圣餐,认真研究《圣经》,定期访问监狱,主张按其所认为合乎《圣经》的教训,过 循规蹈矩的生活。该派当时被戏称为循规蹈矩者,这个戏称后来成为该派的正式名称,沿用至今。1795年,该派彻底脱离英国国教,成为独立宗派。

卫 斯理宗宣称忠于《圣经》,忠于传统信经教义,并自认为属于新教改革传统,多数接受阿明乌主义,认为得救既凭借神恩,亦取决于个人自由选择。所有人都有得救 的可能,靠着圣灵,人可以在此生达到对上帝、对他人完全的爱,获得完善的基督徒品格。在神学上,卫斯理派不重思辨,不强求一致,强调圣灵有使人信仰及改造 信徒生活的力量。卫斯理宗还认为宗教的核心在于人与上帝的切身联系,在社会观点上重视下层社会,主张社会改良。

公理宗(Congregationalists)

公理宗起源于16世纪的英格兰,当时英国已出现一些由会众自行管理的教会组织。1582年勃朗著书宣传独立于国家和国教,有权管理自身事务的"自行集合的教会",这些理论被一些独立的教徒接受而形成一个新宗派,后经巴罗、格林伍德和彭瑞等人的努力,人数有所增加。

公 理宗的信仰与英语国家新教的福音派相近,但更自由化。它们坚持《圣经》的权威,但对个人理解上的差异,采取互相尊重的态度。公理宗主张教会虽然可以发表信 纲,但不认为信纲有权威性,他们认为凡承认耶稣是我主这一基本信仰者,即可参加教会。该派特别强调个人信仰自由,并认为国家应对各种不同的信仰都采取宽容 态度。公理宗认为教派的基础是上帝之道,故在礼拜中注重讲道。他们认为耶稣所立圣礼仅洗礼和圣餐两项。公理宗不赞成设立统管各教会的上级领导机构,但允许 建立由各教会自由参加的联谊性机构,反对国教观念和教区制。他们认为教会主要不是一种组织,而是一种灵性生活的共同体,是由响应基督呼召而与之结成圣约并 做其门徒的人组成的;全体信徒在教务会议上对教会事务行使平等权力,聘任牧师由教务会议决定,执事由会众选出;牧师权威不来自其地位而来自证道与圣礼之施 行;教会资金均来自捐献。

浸礼宗(Baptists)

浸礼宗和长老会、圣公会、公理 会一样,同属于北美殖民地早期的清教徒移民,被称为天路客国父。浸礼宗受到再洗礼派影响,反对婴儿洗礼,要求信徒受浸礼、而非点水礼,主张未受浸礼的人不 得领用圣餐、不得担任牧师、长老、执事等圣职;其他教义基本上和改革宗长老会一致。教会组织上采用会员制,即由会员大会选举执事会,由执事中的长者担任长 老,并由长老执事会聘请牧师。美国南北战争中,浸礼宗分裂为美南浸信会和北美浸礼会,前者是保守宗派,后者中逐渐产生的第一浸信会和归正浸信会也都是保守 宗派,其中美南浸信会和第一浸信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阿米尼乌主义和时代主义影响,归正浸信会除浸礼立场外,在教义上都采取归正立场。

美南浸信会是英语国家最大的基督宗教的教会组织。

五、其他教派

科普特教会(Coptic Church)

科 普特教会是基督教东派教会之一,属一性论派。科普特一词是7世纪中叶阿拉伯人占领埃及时对埃及居民的称呼,后专指信奉科普特礼仪的基督教信仰者。431年 以弗所会议后,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区的修道士优提克斯提出基督只有神性,其人性已经融合于神性之中的一性论主张,他所代表的基督论思想在埃及等地受到普遍拥 护。这些地区的一性论派反对卡尔西顿信经以及正统教会关于基督一位二性的教义,逐渐和东方正统教会脱离,形成独立的一性论派教会。

经过长 时期的发展,埃及地区的科普特教会已形成具有民族特点的科普特礼仪,崇拜仪式中,大都采用古代科普特文。在埃及,科普特教会至今仍是基督教各派中最大的教 会,宗主教座堂设在亚历山大里亚。属科普特教会的自治教会是埃塞俄比亚教会,它尊崇亚历山大里亚宗主教的首席地位,首脑为阿克苏姆都主教,其人选在埃及血 统的隐修士中选出,经亚历山大里亚宗主教祝圣,教会中称为阿布拿(阿拉伯文Abuna,意为“我们的父”),阿布拿在一些埃塞俄比亚血统的都主教协助下管 理教会。埃塞俄比亚教会的礼仪基本和埃及科普特教会相同,但更讲究守斋,在帝国期间曾为国教会。

基督教科学派(Christian Scientists)

基 督教科学派是美国人艾娣1879年所创教派。该派认为物质是虚幻的,疾病只能靠调整精神来治疗,并称此为基督教的科学。艾娣本是催眠疗法医生昆毕的病人和 学生。1862年,她宣称她由圣经启示而发现了基督治病的原理,并从自己的康复和其他病例中得到了证实。以后她开始为人治病,招收学生,组织基督教科学 派。1875年,她发表《科学与健康》,述说精神疗法及其原理。1879年,她与学生在波士顿创建该派的母会,后又创办麻省形而上学学院,培养本派医师和 教师。学院的毕业生到各地建立诊所和教会,使该派传播到世界各地。

基督教科学派提出关于物质、苦难和罪均属虚幻的说法,而不同意《圣经》 关于创世、堕落和救赎的教义。他们认为,上帝是无限的神圣原则,是思想、灵魂、精神、生命、力量、真理、善和爱。作为凡人的基督不是神,作为精神原则的基 督才是神。“真正的人”反映上帝的本质,是精神性的。除了精神,一切都是不真实的。物质的肉体与必死的想法是虚幻的,疾病与痛苦来自虚假意识。要恢复健 康,就要消除幻觉,矫正错误的思想,并认为这种“基督的科学”就是耶稣赖以治病的圣灵。基督教科学派认为精神疗法可由病人采用,也可由医师采用,主要诉诸 于祈祷,依靠把“绝对真实的存在”跟“必死的人”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认清物质、罪恶、病痛、死亡都属虚幻,这样人就得到救赎。罪恶看起来很有力量,但这只 是因为人们相信它真的很有力量。该派还认为,要获得健康、财富和成功,就要对世界采取乐观、开朗和积极的态度。基督教科学派的团体活动不多,但允许其成员 自由参加社会、政治和经济活动。该派主张禁烟禁酒,但不反对娱乐,也不反对牙医、眼医和注射疫苗。

基督教科学派礼仪简朴严格,由读经师主 持。周日阅读《圣经》及《科学与健康》,唱诗,平日汇报治疗情况。他们不纪念圣诞节和复活节,也无洗礼及其它圣事。基督教科学派在母会下设立分会,分会礼 多有读经班和主日学校。16人以上的团体,只要包含4名母会成员,一名医师,就可以成立分会。母会成员从教师受业,并放弃原有职业后,可被批准为医师。医 师从医3年以上后,再经过对理事会安排的课程的学习,就可成为教师。分会领导人多由教师指定。理事会理事终身任职,可指定继承人,但亦可撤换。

基督复临派(Adventists)

基 督复临派是新教宗派之一,创立于美国,因相信基督即将第二次来临而得名。近代基督复临运动的创始人是美国人威廉·米勒。米勒原为浸礼会牧师,1831年, 他在从事多年圣经研究后,称根据《但以理书》某些章节的启示和预言推算出,基督将于1843年3月21日或1844年3月21日第二次降临。他的宣传曾赢 得不少新英格兰信徒的拥护。这个日期过去后,米勒再次提出新的日期,由于他的预言一再落空,基督复临运动转入低潮,但仍有人坚持上述信念;以怀·艾伦夫人为代表的有些复临派信徒认为,基督复临的预言之所以未能实现,是由于信徒没有遵守旧约律法所规定的以第七日为安息日之故。因此,他们提出必须遵守安息日的有关规定。

基 督复临派着重宣传末世论(千禧年前派),他们相信,世界末日已近,基地不久即将复临,死去的义人将要复活,与活着的义人一同升天,享受千年福乐,撒旦(魔 鬼)将统治世界。到一千年的末了,基督和众圣徒一同来临,用圣火毁灭邪恶,创造一个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新世界。他们强调必须遵守安息日--从星期五日落至 星期六日落;受洗必须用浸礼仪式;每年举行四次圣餐礼;在圣餐开始之前,按照圣经所载耶稣的教导,先彼此洗脚,称为谦卑礼。他们主张惟有通过信心才能得到 救恩。他们还认为,人的身体是圣灵的殿,所以必须实行有节制的生活,禁食旧约中规定为不洁的食物,如猪肉、贝类等,禁止烟酒和赌博,反对世俗的装饰和娱 乐。

耶和华见证人(Jehovah Witnesses)

耶和华见证人、基督复 临安息日会、基督教科学会、摩门教,是19世纪早期美国教会大复兴之后在新英格兰诸州产生的四大异端。耶和华见证人篡改新约全书,否认耶稣基督是上帝,否 认三位一体,否认耶稣基督曾经死在十字架上,而是宣称耶稣基督死在行刑柱上;他们宣称其他基督教徒都背离了上帝的教导,只有他们才是仅有的耶和华见证人, 全然不顾旧约全书明确记载,“耶和华(雅威)的见证人”是、且仅仅是以色列民族。耶和华见证人要求严守旧约律法,主张素食,反对吃血,进而到反对输血,因 此难免导致人命案件、触犯所在地法律。

摩门教(Mormonism)

正确的名称是耶稣基督末世圣徒教会(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

斯密·约瑟最 开始在1830年所成立的教会并无正式的名称,自称所代表的是耶稣基督的使徒在第1世纪时所建立的最原始的教会,故一般称‘基督教会’,其人宣称受天使传 授的《摩门经》,作为圣经的补充;在日后的 1838年4月26日才因启示而正式称为‘耶稣基督末世圣徒教会’(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为的是要与耶稣基督的最原始的教会有所区别。此正式名称已延用至今日。

刚成立的摩门教会,被当时美国的主流宗教基督教(新教)所逼迫,其后斯密·约瑟被杀,由杨·百翰带 领教徒到美国中部犹他州大盐湖山谷,并于1847年在该处安定发展起来,也因此教会的总会位于盐湖城。事实上,盐湖城是此教会早期的教友拓荒所建成的一座 城市。此在全世界的城市发展史上极为罕见且特殊。该教会的教友目前已遍布全球各国。据教会最新发表数字,教徒人数达至1,200多万,而超过半数居于北美 洲以外,其中最大的摩门教教堂位于台湾,是完全按照《圣经·旧约全书·以西结书》有关重建圣殿的描述而建造的。

教义上,摩门教认为圣父、圣子、圣灵都有身体和灵魂;亚当和夏娃曾经是天使,受上帝派遣到地球上做人并传宗接代,否认人类始祖的堕落。摩门教鼓吹一夫多妻制,并有纳未成年少女及幼女为妻妾的历史;20世纪在是否遵守美国关于一夫一妻制的法律问题上,摩门教发生分裂。

普救派(Universalists)

普 救派是新教派别之一,18世纪在美国逐步形成。该派主张基督的救赎是普及全人类的,故称普救派。基督教早期教父如克雷芒、奥利金等曾提出过普救论观点。如 奥利金的复兴论,认为一切具有性灵的受造之物,包括天使、魔鬼、人类全体,至终都将蒙恩获救。地狱并非恶人最后的下场,实质上起着炼狱的作用。这是普救论 最早的较为系统的说法。宗教改革时期,新教中的激进派,如再洗礼派等即主张基督--第二亚当要让始祖亚当所有后裔的原罪都得到救赎。

普救 派的教义主要在巴鲁的影响下形成。巴鲁是普救派中影响最大的领袖人物,他反对三位一体、基督神性、人类堕落、基督救赎、地狱永刑等传统教义。由于他的影 响,美国的普救派大多接受一位论(即反三一论)思想。1803年,在巴鲁的主持下,普救派制订了《温彻斯特认信文》,内容主要有:上帝是全人类的天父;上 帝之子耶稣基督是人的灵性导师;圣经具有上帝的启示;各人之罪都将得到公义处理;所有人的灵魂最终都将回归上帝的怀抱。1935年之后,普救派声称自己是 世界性的自由主义基督教,愿与世界其他一切宗教探讨共同基础。1942年美国普救派还提出欢迎一切仁慈的基督徒或非基督徒参加他们的组织。1961年,美 国普救派与一位论派(见下)合并,成立美国一位论-普救派协会。该派教会组织形式大多采用公理制,所有教会均实行自治。

一位论派(Unitarians)

一 位论派是否认基督神性和三位一体教义,强调上帝位格单一的新教派别。早在2-3世纪,反三一论思想就已存在,如灵力神格唯一论、阿里乌派、基督嗣子说等, 他们都主张上帝只有一位,耶稣不具有完全的神性,不是三位一体中的第二位。宗教改革期间,一些宗教改革家强调圣经和理性是信仰的唯一根据,重倡上帝一位 论。他们遭到了天主教会的反对,路德、加尔文、茨温利等宗教改革家也不同意这种观点。当时主要的一位论派神学家有西班牙的塞尔维特、波兰的索西尼、英国的 比德勒和林西、法国的蒲力斯特里等。林西于1773年脱离英国圣公会,在伦敦创立一位论派教堂,并修改圣公会的《公祷书》。蒲力斯特里则于1794年移居 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建立教会。

随着科学的日益进步,一位论派中调和科学与宗教的自由主义思想也逐渐发展:如否认福音书中的神迹奇事,从伦 理角度来肯定基督教,认为其他宗教也包含有可以接受的真理等。1900年,由美国的一位论派发起,在荷兰成立了自由主义基督教与宗教自由国际协会。近代一 位论派的共同特点是倾向于理性,不接受信经规定的教义,谋求建立没有统一信纲的、思想自由的宗教团体。一位论派教会的组织形式仍沿用公理制,但教徒不一定 属于某一固定的一位论派教会。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沉重打击了一位论派现代主义对人性的盲目乐观。1961年,美国的一位论派与普救派合 并,成立美国一位论-普救派协会。

六、中国基督教派

真耶稣教会

真耶稣教会是20世纪初出现在中国的一个新教派别,原名万国更正教耶稣真教会。真耶稣教会在中国是一个比较有影响的教派,1919年,真耶稣教会有教徒千余人,1922年增至万余。1950年国内外共有教徒125000人,教堂1200多处。

真 耶稣教会创办人是魏恩波,1877年生于直隶容城,16岁在北京学纸行生意,后改做布匹买卖,加入基督教伦敦会。1911年北京办自立会,他捐款支持。不 久,他与自立会关系破裂,又与美国神召会传教士贲德新来往。1917年他自称因圣灵引导,到永定门外大红河受耶稣面向下的洗礼,获得医病赶鬼和更正假教的 能力,并遵嘱守星期六为安息日。此后,他即以万国更正教真耶稣教会的名义开始传教,未几,在天津正式定名为真耶稣教会,1918年2月于北京成立总会。

在 教义方面,真耶稣教会吸取了20世纪初由美国传入的安息日会、信心会、神召会等教派的某些教义,除信奉圣经、遵守十诫、守星期六为安息日、行圣餐和信徒相 互洗脚等礼仪外,强调信独一真神,反对三位一体教义;受洗时必须面向下全身浸入水中;要会说方言(说灵言);靠赶鬼祷告治病,不延医服药;礼拜时,要教徒 跪下同声祈祷,或唱灵歌,跳灵舞。魏保罗对外国传教士多有指责,主张不靠外人银钱势力传教,迎合了当时教徒中日益觉醒的民族意识。他的凭信心、靠祷告治病 的主张,也受到贫民和疑难病患者的欢迎,因此教会创立不到10年,几乎传遍全国,而且传到了国外,同时分裂出长子会、天母会等不少派别。

三自教会:中国官方授权开办的基督教(新教)组织,包括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中国基督教协会,神职人员享受国家工资待遇,相当于高级知识分子待遇。这个教派的基督教徒供奉较多,经济上很有实力。

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官方承认的天主教组织,不仅教会管理不受梵蒂冈控制,而且神职人员也自行选拔祝圣,享受国家工资待遇,相当于高级知识分子待遇。这个教派的天主教徒供奉较多,经济上很有实力。

备注:此文章取自http://www.jerusalem-online.org。此网站是上海沐恩堂安息日会的网站,也许当中的一些见解会有些不同,不过大同小异。请大家张大眼睛和心来阅读哦。希望这可以让你们多知道一些卫理公会(卫理宗)的背景。此后,也会在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些教会的整个历史简介。